同城医药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5|回复: 1

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委托他人做核酸检测被多地立案 ...

[复制链接]

1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2-10-30 14: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委托他人做核酸检测被多地立案侦查

新冠疫情防控以来,已持续了3年,但各地的预防、控制措施并不统一,例如,上海阳性夫妻委托他人做核酸被立案侦查;个别地方对非阳性人员委托他人代为检疫的也立案侦查。控制措施常态化意味着,新冠疫情防控何时结束,在医学上可能还没有定论。



委托他人做核酸检测被立案侦查

疫情持续多久没有结论,各地预防、控制措施不统一,不仅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多地景区免门票也不能救市;而且还影响着司法的统一,例如,各地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立案侦查标准不完全一致,有人就提出,“一个城市,每天出差办事的人多了,都抓拘留所去吗?”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法律责任一章规定,自然人成立妨害传染病防治等罪通常是履行职责中违反了本法的相关规定;不仅如此,本法仅规定了一处行政处罚,即,未经检疫出售、运输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多数人违反防控规定被行政处罚的依据通常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即,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就传染病防控而言,“紧急状态”对应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事件应对法》。疫情控制措施常态化是否适用紧急状态,在法律上可能还存在争议,例如,多数国家对普通人并没有采取行政、刑事措施,或者处罚。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自然人成立妨害传染病防治等罪与履行职责相关,意味着立案侦查与依法审判并不完全相同,例如,个别监狱发生新冠病毒传染,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与履行职责相关;不少普通人被立案侦查,甚至被批准逮捕并没有“下文”。刑事强制措施、行政处罚并不是疫情防控秩序稳定的唯一手段,法治社会还需正确认识待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中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疫情防控常态化同时也意味着,国家与社会需要科学论证新冠病毒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之间的关系。1989年的《传染病防治法》并没有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为乙类传染病;SARS冠状病毒传播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被称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004年的《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乙类传染病,并置于乙类传染病毒之首。问题是,“SARS”是否就是“COVID-19”?



COVID-19与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了传染病的种类,分别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从传染病病毒名称分析,甲类和丙类均有具体的病毒名称;乙类除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没有具体病毒名称外,其他乙类传染病均有具体的名称,例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从2004年《传染病防治法》修订内容分析,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置于乙类传染病毒之首,意味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与SARS有对应关系。
据网络提供的数据显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在冬春季为流行季节,男女之间发病无差别,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20~49岁)为主,其感染死亡率在百分之十以上;COVID-19感染死亡率在百分之一左右;我国的疫情防控政策坚持生命第一的原则,死亡率可能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或者地区之一。
世界各国对COVID-19采取的防控措施并不相同,而对SARS采取的防控措施基本相同,2005年后,在世界范围内已不再有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发生。由此可以大致得出结论:COVID-19可能并不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坚持生命第一,并不意味着我国对COVID-19采取了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传染病防治法》第四条前半段规定,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COVID-19病毒倘若不能评价为前述三类传染病病毒,疫情防控措施不能评价为甲类。
第四条后半段规定,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从目前防控措施的规定看,疫情防控措施并没有经国务院批准;地方认为疫情防控措施为甲类可能并没有根据。
《传染病防治法》为技术性法规,技术性法规的特点为,其规则在全球范围内大致相同,例如,《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现实问题是,多数法律人为何将COVID-19病毒就理解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或者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呢?法律人缺乏体系解释的习惯,或者思维方式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例如,SARS与COVID-19感染的群体,以及后果明显不同,但多数法律人不予以考虑。



各地的防控措施不能“一地一策”

每个生命同样值得重视与尊重,例如,各地采取的检疫措施。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检疫措施应当统一,国家与社会不能一面鼓励他人消费,而各场所的出入防控措施不同;从法律适用的角度观察,目前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是否属于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需要明确;上海阳性夫妻委托他人做核酸被立案侦查的结果值得社会关注,各地的防控措施不能“一地一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5-4-28 19: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1v1飘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同城医药问答网

GMT+8, 2025-7-8 06:00 , Processed in 0.14783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