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医药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7|回复: 20

面瘫怎么治才是最有效的?

[复制链接]

3

主题

8

帖子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
发表于 2023-3-4 07: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中的链接,我建议每个面瘫患者都点开仔细阅读
我们说的面瘫,通常指周围性面瘫,尤其是占比最多的贝尔麻痹。
在临床中,面瘫病人并不少见,尤其是像我的门诊,大约有一半病人是面瘫或后遗症病人。由于目前国内对于面神经疾病诊疗比较混乱,病人发病后有一定恐慌心里,不知道去哪个科看,或者多方治疗效果不佳,便会有疑问:
我去了很多科室,看了很多大夫,都没见好,现在医学这么发达,到底怎么治面瘫才最管用?
先搞明白,面瘫应该看什么科

大多数普通人,可能觉得应该去看神经内科,甚至大多数大夫们也觉得应该去看神经内科,而神经内科开了药之后又让病人去中医科、针灸科、康复理疗科后续治疗。
很多后遗症病人在医院里多个科室辗转,面瘫没治好,心里的疑惑倒是更大了:
面瘫到底应该去看哪个科,到底哪个科才是更正确的方向?
但我今天和大家说一下,其实最好去耳鼻喉科找有面神经疾病诊疗经验的耳科医生看。
可能有的网友诧异,甚至有的神内大夫也诧异,可以看一下我之前写的文章:
怎么治才是有用又规范的

常见如贝尔麻痹,发病后最重要的是急性期要及时用药,这非常关键。急性期指发病3天内,及时用药能有效的帮助大多数轻症病人更快速的自愈。

  • 急性期积极药物治疗

  • 口服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晨起顿服,40-80mg/日(根据体重),4日后逐日减量;
  • 口服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仅在确诊病毒感染或疑似病毒感染后给药,无病毒感染证据情况下无需抗病毒药物治疗;
  • 激素禁忌人群仍有替代药:如七叶素,不要认为只有激素可以用,激素不适合用就听天由命,尤其是重症病人,错失最佳用药时机必然会留下后遗症;
  • 营养神经类药物:如甲钴胺,可以在面神经自我恢复过程中促进神经纤维生长;
  • 改善微循环类药物:有效改善面神经血供微循环,贝尔麻痹面瘫的病理过程就是面神经缺血性水肿引发,改善面神经微循环是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面瘫早期控制神经水肿是关键,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能从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渗出、减轻神经水肿等多种途径对面瘫发挥治疗作用。
对于确诊病毒性面瘫或疑似患者,联合使用激素与抗病毒药物是必须的,单纯口服抗病毒药物并不能改善面神经水肿,疗效不佳。
对不宜使用激素的患者,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成为了一种替代药物,但孕妇禁忌使用,所以我们谋求七叶素口服药(威利坦、迈之灵等)作为孕期首选糖皮质激素替代药品。我们统计过临床数据,七叶素口服治疗妊娠期间发病的贝尔麻痹急性期患者的治愈率达到76.2%(普通人贝尔麻痹自愈率高达80%,但围产期妇女水钠潴留,自愈率远低于80%),应该是一个满意的结果。可以作为一种常规治疗手段。

  • 保守治疗无效,应尽快考虑手术减压
大多数重症的面瘫患者,由于缺乏可靠的治疗指导,会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先扎针灸,等发病3个月后,如果还没动静,才知道还有手术减压治疗的方式,可已经有些晚了,手术不一定适合。即使此时有手术意义,也不如早期效果好,术后仍然会留下一些后遗症,此前无效的创伤性治疗也会徒增人为制造的并发症。
实际上,在发病13天,就可以检查出保守治疗预后如何,是否需要手术减压了。与其心中忐忑的等,不如去做几个检查。
检查结果一目了然,治疗不再盲目。我们什么药都有,但没有后悔药。
病人需要关注的时间点


  • 发病3天内尽快就诊用药
及早用药会大大扭转或延缓病情进展,对于大多数预后良好或中等的病人而言,能显而易见的缩短病程时间,大大缩短恢复时间。我们临床中治疗急性期面瘫病人,以10天为一个疗程,积极开展药物治疗。
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在面瘫急性期如果进行为期10天的药物治疗明显有效,那么患者往往得到近乎痊愈的临床恢复结果。

  • 发病13天后无恢复迹象,赶紧做预后诊断检查
如果10天治疗结束后面瘫仍无改善,此时病人最不应该的就是病急乱投医,此时最需要的是积极去做肌电图、 F 波等电生理检查与颞骨CT,一旦在检查中发现患者 F 波消失、眨眼反射消失等预后差的指标出现,建议立即手术减压。
部分地区的医院可能没有条件做F波检查,但肌电图与颞骨高分辨率CT是一定能做的,建议再发病13天用药后仍然没有明显好转的患者朋友赶紧去做检查。
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及早的甄别是否有继续保守治疗的意义,如果保守治疗已经没有意义,手术减压作为一种虽不完美但有效的方式,该考虑了。

  • 发病26天仍无明显改善,预示着预后差需要手术减压
面瘫是应该及早处理的神经急性病变,在耳鼻喉科当中与突发性聋一样属于需要看急诊的病。
而现实情况是,我国目前并没有将面神经医学独立成为一个学科,临床上仍然不是一个独立的亚专业,所以各大医院里很多科室都在开展针对面瘫以及更广义的面神经疾病的诊疗。
因此,病人从大夫那里接受到的信息混乱,一个科室一种治疗套路,甚至一个大夫一个说法。病人求医治疗往往都是在碰运气,对于20%不能自愈的病人而言,非常不幸。
超过一个月仍然不见好,病人自然会病急乱投医,不管有效无效先试了再说。而往往最佳的手术窗口期就在无效的尝试过程中悄悄的错过了。尤其是我们中国老百姓对针灸总是情有独钟,即使针灸几个月无效果,也最多只会怀疑是这个针灸大夫不行,而不会怀疑是不是针灸这种治疗方式治面瘫到不行。
也许是因为针灸是我国传统医药的典范,我们老百姓对针灸的疗效是极其宽容的,即使无效也会仍然再坚持几周甚至几个月针灸治疗。
我们的传统文化对面瘫治疗产生的消极影响非常严重,耳科大夫应该加以宣教,让更多的病人采用积极科学的态度对待治疗也是我们科普的初衷。

  • 耳后剧痛超过一周,
约83%的面瘫患者都有过耳后疼痛。疼痛的部位在耳后那块硬硬的骨头里,一般是隐痛,有些感觉灵敏的患者能觉出是胀痛,大多数患者的疼痛感持续3-5天后慢慢消失,随后面肌运动也开始逐渐恢复。
一旦疼痛持续一周以上,就一定要引起重视了。我们发现大约10%的患者疼痛剧烈,还会向患侧头皮、肩膀放射,以致彻夜难眠,需要服用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这类患者往往口服用药效果比较差,需要住院打针输液甚至手术减压治疗。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面神经并不是以前教科书中所描述的纯运动神经,它在骨管内还发出了很多细小的感觉分支,在面瘫患者,面神经因病变水肿受压时,这些感觉神经也会出现相应的异常,表现为耳后疼痛,随着病情的加重耳痛也会越来越重。当感觉神经病变严重到不能再传导痛觉信号时,耳痛反而会消失,面神经进入了一个较“安静”的变性坏死过程。
遗憾的是,疼痛减轻往往被误认为是治疗有效的标志。
当我们了解了这一过程就认识到,面瘫患者的耳后剧痛,实际就是面神经在向我们发出最后的求救信号。
对于有耳后剧痛的面瘫患者,我们建议你立即到正规医院去做F波、肌电图等电生理检查,一旦发现面神经存在重度神经损伤,就一定不能再耽搁,而应采取积极的手术减压治疗,迅速改善面神经的水肿和缺血,以免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规范诊疗中必做的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 F 波等电生理检查与颞骨CT,是我们用来及早鉴别出谁无法自愈的手段,用以诊断预后、指导治疗。比如药物该如何调整?是否需要考虑手术?都需要检查来明确。


目前国内无论是在什么科室就诊,大多数都缺乏规范的理念让患者做相应的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的应用尚且普及,但临床医生并未根据肌电图显示的情况为重症病人做出更有效的治疗建议。很多病人也就因此而错失手术治疗时机。原因可能是一些大夫们坐井观天二十多年来不看面神经疾病类临床文献报道,不知道面神经减压术的存在,或自己科室并不开展面神经减压术治疗不甚了解。
我们自从2000年以后已经在临床当中淘汰了神经电图(ENoG),转而使用F波进行预后诊断,但F波检查并不是每家医院都普及,可能存在想做而做不了的情况,但肌电图眨眼反射和颞骨面神经CT是完全有条件做的。
激光多普勒也是我们临床成熟应用了十几年的检查手段,直观评估面部微循环对治疗作出指导,但放眼全国,可能就更没有多少大夫在用了。
面瘫超过13天,仍然没有恢复好转迹象,我非常建议立即去医院做这些检查。
颅脑CT/MR基本没必要做

我在门诊经常看到有病人带着自己的片子来,打开一瞧,七八张都是脑袋的片子,甚至欢一家医院就被要求拍一张颅脑片子,却没有一张是颞骨的,看得我直摇头。甚至有的医院一次拍好几张颅脑核磁。核磁可不便宜,病人花好几千,拍了一堆对诊断治疗无用的片子,顶得上我治疗好几个后遗症病人的费用。美名其曰“为了排除脑部病变”,实属为了挣钱过度检查。
反耳非常有必要的耳内镜和颞骨乳突CT影像,却鲜有大夫给做过,如果说其他科室大夫没有做耳内镜检查的习惯,但耳鼻喉科大夫看面瘫大多也不做简单易行手到擒来的耳内镜,又一件不应该的事情。

  • 为什么要做耳内镜检查呢?
耳内镜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排除一部分外耳与中耳疾病引起的面瘫,也能发现一部分病毒感染的迹象,对于鉴别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不少被诊断为贝尔麻痹多方治疗无效的病人到我这里以后,简单的耳内镜一看才发现疱疹迹象,这就是不做耳内镜造成的误诊。
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面瘫也常常由于大夫经验不足、问诊查体不全面而漏诊,自然也就找不到病根当贝尔麻痹治。
国内面瘫诊疗现状

早在2007年的时候,我在中国医疗前沿杂志发表过一篇文章《当前中国要规范面瘫诊疗行为》,彼时国内面瘫诊疗市场极其混乱,如今实际上仍然混乱,没什么改善。
根据陈良1991年发表的流调报道,在我国仅贝尔麻痹发病率为25人/10万/年。以如今我国的人口规模,再加上其他上百种疾病引起的面瘫,每年新发病的面瘫病人至少有50-60万左右,没有及时规范治疗,留下后遗症的病人至少有10万人,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沉重的数字。
将近20%的病人最终沦为后遗症病人,这也就意味着,本来能自愈的,都自愈了,而大夫们治了半天病人求医几个月,结果一点用没有,仿佛我们大夫们都是在瞎忙活。我每年门诊也就接诊两三千面瘫病人,其中超过一半都是后遗症病人,还有不少轻症保守治疗即可自愈的病人,除了后遗症病人,真正是我治愈的病人其实并不多,与每年10多万的后遗症病人数量相比,再多100个我,仍然还是不够。
我们国家至今仍然严重缺少耳鼻喉科大夫,我看过一个数据,全国有眼耳鼻喉科专业大夫2.1万人,包括眼科大夫在内。在我国,每一个耳鼻喉科大夫要服务6.5万人。
其中除了眼科,有多少大夫侧重鼻科、咽喉科、头颈外等?耳科的大夫有多少?投入到面神经领域的耳科大夫更是稀少。
耳鼻喉科大夫,吾辈当自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3-3-4 07: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久未回复。知乎对于医生而言,并不适合进行专业详细的线上诊疗,更适合的地方是好大夫,建议上好大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3-4 07: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老师,我家小孩(下个月也就是11月满2岁),9月13日早上起床面瘫,1⃣️9.15日去华西附二院神经科住院做了肌电图和核磁共振加强(住院一周)注射小鼠神经因子(大概是这个名字),之后诊断为病毒感染2⃣️9.22出院去华西院区中医科针灸8天3⃣️回家之后用鳝鱼血敷脸5次4⃣️10月9日开始双流区中医院针灸+服用中药(含有蝎子蜈蚣等),共针灸十天 【面瘫的脸到现在也没有动的迹象,实在不知道怎么办了。求老师指点一下治疗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3-4 07: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人尚且会针灸损伤神经末梢,幼儿竟然也有大夫下得去手。您将孩子病例、检查以及病史、治疗史在好大夫平台上传,在更专业的平台予以诊疗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

帖子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
 楼主| 发表于 2023-3-4 07: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任重道远,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3-4 07: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老师您好,想问请问您一下,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有哪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3-3-4 07: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耳科常用金纳多迈之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3-4 07: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李老师,已购买!恢复了六七成,希望能够完全恢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3-4 07: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笑]当初耳朵后面神经剧痛的时候 看的耳鼻喉科 他说没问题 喊我去口腔科 口腔科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3-3-4 07: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隔两年才面瘫,那不能说当年的耳后痛与现在的面瘫有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同城医药问答网

GMT+8, 2025-7-9 23:21 , Processed in 0.10274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