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医药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8|回复: 0

最新发布!早期肺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复制链接]

3

主题

7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3-2-10 12: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期诊断可显著提高肺癌患者预后生存,从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以看出,Ⅰ期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在77%~92%,而ⅢA~ⅣA期患者仅为10%~36%,5年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早期诊断是提高肺癌预后的关键,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早期肺癌诊断水平,尤其是肺结节暨早期肺癌诊断、评估中的准确性、规范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的专家针对国内肺癌早诊领域实际情况,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数据和相关指南,制定了《早期肺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共识围绕早期肺癌筛查人群、无创检查、有创检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及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及多学科合作等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疑诊早期肺癌的肺结节管理及随访策略等7个方面分别给出推荐意见,为临床医生在早期肺癌诊断方面提供参考,以进一步推动我国早期肺癌诊断工作。
筛查人群
【推荐意见1】
肺癌发生主要与以下危险因素相关:吸烟、被动吸烟、室内外环境污染、长期接触砷、铬、石棉、镍、镉、铍、二氧化硅、柴油和汽油废气及煤焦油等,或接触放射性物质如铀和镭等职业致癌物质暴露史、既往恶性肿瘤病史、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纤维化、肺结核等慢性肺部疾病及其他危险因素。(强推荐)
【推荐意见2】
肺癌筛查的高危人群界定为:年龄40~80岁,并且至少合并以下任意1条危险因素:①累计吸烟指数≥20包年;②环境或职业暴露(氡,硅,镉,砷,铍,铬,镍,石棉,柴油烟雾,煤烟,放射性元素);③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④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陈旧性肺结核;⑤既往恶性肿瘤史;⑥长期吸入二手烟(家庭或室内工作场所,>2 h/d,至少10年)或长期暴露于厨房油烟中(炒、煎、炸等烹饪)。建议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肺癌筛查。(强推荐)
无创检查
【推荐意见3】
对于高危人群肺癌筛查推荐胸部低剂量CT(LDCT),不推荐胸部X线用于肺癌筛查。(强推荐)
【推荐意见4】
对于复诊或疑似早期肺癌的肺结节,推荐胸部薄层CT+结节三维重建;可使用定量CT分析与计算机辅助、人工智能辅助评估肺结节诊断。(强推荐)
【推荐意见5】
对于未定性的实性成分≥8 mm的实性或亚实性结节,可行肺纵隔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或PET-CT检查。(强推荐)
【推荐意见6】
对于疑诊早期肺癌患者伴咳嗽咳痰时,可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若痰细胞学检查结果阳性,应进一步行胸部薄层CT+三维重建后处理、电子支气管镜等检查明确病灶。人工辅助痰细胞病理诊断系统可有效提高肺癌细胞病理学诊断效率,但最后诊断仍需病理医师确认。(强推荐)
【推荐意见7】
原发性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推荐作为肺癌诊断、随访及疗效评估的参考。(强推荐)
【推荐意见8】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于诊断早期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偏低,对于早期肺癌患者不作为推荐检查项目。(弱推荐)
【推荐意见9】
新型肺癌标志物中,可选择性行肺癌血清七种自身抗体、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DNA甲基化及呼出气肺癌标志性成分等检测。(弱推荐)
有创检查
【推荐意见10】
经胸壁肺穿刺活检术主要应用于肺外周病变特别是外周肺结节的穿刺和活检,不推荐应用于直径<10 mm的肺内结节。(弱推荐)
【推荐意见11】
对于疑诊早期中央型肺癌患者,推荐行电子支气管镜+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等,必要时结合荧光支气管镜、窄谱成像支气管镜及超声支气管镜等技术明确早期肺癌诊断及淋巴结分期。(强推荐)
【推荐意见12】
导航支气管镜及相关技术可显著提高周围型早期肺癌的诊断率,可结合机器人技术应用于早期肺癌诊断。(弱推荐)
【推荐意见13】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及共聚焦显微内镜技术目前处于临床早期探索阶段,在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有待进一步验证,暂不推荐。(弱推荐)
【推荐意见14】
对于疑诊早期肺癌患者,不推荐行手术活检及纵隔镜淋巴结分期,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NSCLC患者首选推荐外科手术切除。(强推荐)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及机器人技术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推荐意见15】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可显著提高肺结节诊断敏感性,结合呼吸内科、胸外科、放射科及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科显著提高肺结节暨早期肺癌诊断效能。(强推荐)
物联网与肺癌早期诊断
【推荐意见16】
基于物联网医学平台,可对无症状的肺结节患者进行广泛筛查、精准诊断及科学管理,提高偏远地区肺癌早期诊断水平。(强推荐)
多学科合作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作用
【推荐意见17】
对于不确定性肺结节尤其是影像学随访、微创活检后仍不能明确病变性质且高度怀疑恶性的患者,建议多学科团队(MDT)共同讨论制定下一步诊疗计划。(强推荐)
疑诊早期肺癌的肺结节管理及随访
【推荐意见18】
对于肺结节患者,推荐严格按照实性结节及亚实性结节随访管理指南进行随访,复查胸部薄层CT+三维重建后处理,对于不能定性或出现以下变化的肺结节,可申请多学科会诊。
临床随访薄层CT显示肺结节有以下变化时,多考虑为恶性:(1)直径增大、倍增时间符合恶性肿瘤生长规律;(2)病灶稳定或增大,并出现实性成分;(3)亚实性结节缩小,但出现实性成分或实性成分增加;(4)血管生成符合恶性肿瘤规律;(5)出现分叶、毛刺或胸膜凹陷征;(6)动态增强CT显示增强大于15~20 HU时,恶性的可能性较大。对于怀疑恶性结节者,可申请多学科会诊,进行临床干预。(强推荐)
未来与展望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及LDCT的普及应用,非高危人群中肺结节的检出率也在逐渐增高,如何快速精确的将恶性结节从数量庞大的结节群中筛选出仍是摆在广大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大困境。随着胸部薄层CT及数据三维重建后处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不断发展,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未来将不断推进肺结节暨早期肺癌诊断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开展,优化早期肺癌诊断流程,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将肺癌诊断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抓早抓小,切实改善早期肺癌患者预后情况真正达到治愈目的。
参考文献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早期肺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J]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3, 46(1) : 1-18.
文稿撰写:Roy
文稿校对:Jeanie
编辑排版:
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打开微信,搜索“医荟通”,关注后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早期肺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即可获取全部最新肺癌指南与专家共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同城医药问答网

GMT+8, 2025-7-7 21:53 , Processed in 0.24050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