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医药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1|回复: 1

专家:新冠回归乙类管理 | 我国传染病如何分类管理?

[复制链接]

2

主题

6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2-12-31 20: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阅识见 致知笃行
欢迎关注“见知行”(jzhx365)

近日,有传染病专家对媒体表示,随着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当前在全球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众多科学研究以及真实数据显示,其传染性逐步增强,但其致病力及病死率降低。其管理级别必须要重新考量。
从目前新冠病毒的流行病特征来看,很多地方显示超95%以上的感染者为无症状和轻症,病死率很低,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按照甲类管理显然不符合科学,所以,新冠回归乙类管理甚至降级为丙类,都将成为可能。
在11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BA.1、BA.2、BA.5系列,包括BF.7、BQ.1和重组体XBB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国外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原始株和关切变异株。



11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新华社图
该传染病专家表示,对于致病力强、病死率高且传染性强的传染病,一般归为甲类或者乙类甲级管理,管控措施一般是采取强制性隔离、疫区封锁等;对于发病率较高,引起高病死率,但传播能力有限,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会归为乙类;对于传染强、致病力弱、病死率低的传染病,一般归为丙类。
而当前流行毒株的致病力比较弱,在全国已经完成基础免疫的条件下,按乙类管理已经不成为问题。回归乙类管理,也可以为未来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提供一定的法律依据,做到有法可依。
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1号公告称,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基于当时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特点的认识,报国务院批准同意,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各级人民政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其他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依法采取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等系列防控措施,共同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传播。



那么,我们法律上对传染病是如何分类管理的呢?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主要分为甲、乙、丙三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属于需要强制进行管理的,需要对患者、携带者、疑似感染和密切接触的对象,以及疫情区进行严格的控制、隔离、治疗。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及时的进行控制、隔离并治疗。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主要进行监测管理。
但部分乙类传染病的管理办法需要按照甲类进行,如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专家表示,2020年将新冠列为甲级管理,是考虑当时对疾病本身及病毒的认识尚不够,而且当时该病的病死率很高。
连日来,中国多地对于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进行了密集调整,包括取消严格的核酸码检验,减少核酸频次,缩小高风险划定范围,符合条件的密接和特殊情况的确诊病例居家等措施。自2020年初开始实施的严格的传染病甲类防控措施,正在松绑。对照传染病防治的要求,当前的防控措施,也正体现出乙类管理的特征。
根据现有病毒特点,回归到乙级管理的话,可以让阳性居家隔离的话,将大量的医疗资源从方舱医院中释放出来,回归到正常的诊疗中。另外,在抢救新冠患者中,也可以将精力重点放在脆弱人群上。
来源:第一财经、中国人大网、百度健康

<hr/>【E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

帖子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
发表于 2025-6-28 13: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告!别开枪,我就是路过来看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同城医药问答网

GMT+8, 2025-7-7 14:29 , Processed in 0.14895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