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医药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3|回复: 20

上呼吸道疾病也会导致白肺?专家们别再顾左而言他了 ...

[复制链接]

5

主题

5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
发表于 2022-12-29 12: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截止20日为止,全国累计确诊已经达到2.48亿人,卫健委说的是17.56%。我认为这是个保守数据,因为有些人感染后直到痊愈谁都没透露,也没去做核酸,那些人是无法统计到的。



为什么要提这个数据呢?主要还是我想告诉大家,疫情爆发期提前到来了,出乎所有专家们的预料。事实上,在前几天环球的年会上,专家们也曾笑呵呵的说“这一波疫情的传播速度超过了我们所有公卫专家的预期……”
奥密克戎的速度传播之快,匪夷所思。我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专家们预测错误的问题,是否只有这一个。
前几天,有位专家还在称当前的新冠就是“感冒”,只是上呼吸道疾病。
其实早在一两个月前,就有专家把新冠称之为“不会攻击肺部”、“只是一种上呼吸道疾病”了。



然而新冠真的不会攻击肺部吗?
今天新黄河客户端就无情的揭露了其中问题,并不是对于每个人来说,新冠都是上呼吸道疾病,有人病情进展非常之迅速,送到医院肺部就已经白了。
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吧,白肺多出现在重症肺炎上,是人体肺部受到严重感染的现象。所以上呼吸道疾病是怎么把人体肺部变白的?专家们还需要站出来为自己笃定的结论作个解释。毕竟科研是严谨的,你如果没有十足把握,没有数据支撑,就不能为了获得支持以及掌声而大放厥词。



我不知道有些专家的良心会不会痛,但我看到了无数关于老年人去世的报道。



12月26日,极昼编辑部在殡仪馆采访后发布文章,《老人被困感染潮:缺药、延误、死亡》,他们采访了4位老人的家属,写道:夜里11点,xx在昆明火葬场等了12个小时,她那晚注意到,里面停放的大多是老人,工作人员穿着大白衣服,一边推一边消杀。
读完全文,我感到悲哀,的确他们只采访了其中四位老人的家属,的确其中年纪最轻的也68岁了,的确这些人都带有基础病,的确他们死后并不会被判定为新冠死亡……但我们都知道,如果不是新冠成为他们基础病的诱因,他们还能活下去。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甚至很多因为疫情而去世的人,他们都获得了医疗资源,都是经过了医护尽力挽救后无力回天的。但是那些连医疗资源都抢不到的人呢?
仅12月24日一天之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发热门诊一天接诊了867人,急诊1351人,120送来了114位急诊患者,是平常的5倍……
更恐怖的是,东院急诊科原本共31位医生,只有4个人没被感染。而东院的护士,也有60%已经确诊。
在这种局面之下,最首先的问题就是“医疗挤兑”。
偏偏此时此刻,又有某些专家呼吁快速过峰,呼吁阳性了也可以去上班……这种人压根就是没有良心,快速过峰必然会导致的,就是重症和死亡,因为人全部堆在一起感染,只会令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医疗资源更加稀缺。
到这里,我不禁要问一句:专家们,你们的目的是什么?在你们心里还是不是生命第一?
前几天,某地电台称“二次感染引发疾病的概率翻倍”。昨天,北京的专家赶紧站出来辟谣“二次感染症状不会加重。”



真的不会加重吗?请问专家你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临床数据,还是说在这种重大的判断上,你们可以凭自己的感觉随便说说?
在《自然医学》上,迄今为止样本参考量最大的一篇论文,把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感染者器官系统分门别类的记录,结果触目惊心:再次感染新冠,相比于第一次感染会带来额外的2.17倍死亡风险,以及额外的3.32倍住院风险,并且会对身体内各器官造成1倍到6倍的后遗症负担风险,与河南某台所说的大致相同。
也就是说,多次感染,就是风险累加,身体器官的负担累加。说二次感染不会增加风险的某些网红,某些专家,请告诉我们,别人用了百万样本证明风险递增,你用什么来证明风险稳定的?
这是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2051-3,全英文能看懂的人也不多,但是不信的人可以去查证。



顺带一提,他们的样本中还有人感染了“第四次”,“第五次”,所以确诊后就安全的说法,可以休矣。
诸位,新冠永远不会再离去了,不是我想打击谁,这就是一个铁打的事实。并且它不仅不会再离去了,它在生物学上还不断在进化。
共存派看明白了吗?网红医生一直在骗你,真正的共存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样,长线来看,真正的共存就是减少被感染的次数,被感染次数越少的人,越有机会活得更好。所以,你们共存派在清零派面前根本不够资格叫共存派,你们不理解为何清零,就永远无法长期共存。



就说到这里,从现在各地的情况来看,奥密克戎由于某些专家的背书,被严重低估了。
首先,它远强于流感,更不是普通感冒;其次,90%无症状更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大部分人痛苦不堪;并且,奥密克戎的免疫逃逸功能强,很多人已经短时间内二次感染;关键是重复感染并不像专家之前说的几率小且致死率很低,而是致死率翻倍;最后,奥密克戎并不是只针对老年人,多起青年去世的消息,已经让官方不得不出面提醒,一旦感染后必须提防心肌炎症状。





诸位,各自安好吧。在这个疫情起飞的时刻,就算你再不愿意,也只能被迫成为共同命运体。当然,作为之前支持清零的人,想必都有尽量减少自己被感染次数的觉悟,尽人事之后接受命运的安排。虽然我们无能为力,但是依旧可以尽力而为。至于共存派,我也没啥好说的,加油,现在是你们梦想腾飞的时刻,去感染,去超越……
公众号:西方日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29 12: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谎的人居然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2-29 12: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这个世界很疯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2-29 1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理有据的文章没人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2-12-29 12: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疯狂的不是世界,而是盎撒及其在各国的代理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12-29 12: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消息,hr药已经使用培训了,没有大量病人赚什么钱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2-12-29 12: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没一个人怀疑是原始duzhu还是没人敢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29 12: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我这种有朋友在医院的,要想拍ct都需要好几个小时,更多的都是自己熬过去的的……[语塞][语塞][语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29 12: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专家就不是科学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9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2-12-29 12: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外公此时正在医院里面,阳性,肺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同城医药问答网

GMT+8, 2025-7-8 00:29 , Processed in 0.13534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