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凝血系统和系统性疾病的癌症是如何互相影响以至“狼狈为奸”的呢?这篇发表在Trends in Cancer 的高质量综述“Coagulome and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 actionable interplay”为研究人员带来了重要启迪。在临床环境中,凝血和纤溶生物标志物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研究人员正在建立凝血组模型并将其与炎症标志物和TME中的适应性免疫联系起来。进一步研究肿瘤凝血和TME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系统之间调节机制,也为作为系统性疾病的癌症提供了医学领域的崭新视角。
那么以凝血为切入点的肿瘤类生信研究都能发什么样的文章呢? 案例1 利用凝血相关基因预测胃癌患者生存率和肿瘤侵袭
“Higher intra-tumoral expression of pro-coagulation genes is a predictor of angiogenesis, 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d worse patient survival in gastric cancer.”
主要看点:更具有拓展思维的科研er会抛开结构和功能的相似,聚焦到特定功能相关的基因上,进入到基因家族分析2.0时代!本文巧妙利用凝血相关基因,分步探究了凝血score与临床肿瘤侵袭性、血管生成、免疫、基因组稳定性、细胞增殖以及恶性细胞转移的关系。期刊即时影响因子:5.9426。 案例2 即便是肝癌,也能通过bulk RNA数据纯挖掘联系凝血发高分!
“Immune infiltra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alyses of the coagulation-related gene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