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医药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9|回复: 5

如何观呼吸,观呼吸的误区

[复制链接]

4

主题

9

帖子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
发表于 2022-11-17 07: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观呼吸的两大误区:
1,死死盯住呼吸,一旦发现念头,走神了。马上继续盯住呼吸。就怕走神了。走神了还要自我批评一番。批评完了再死死盯住呼吸。盘腿的忍住腿痛也要盯着呼吸。听到外界有点声音,心生恨意后继续盯着呼吸。
2,控制呼吸,控制自己的呼吸速度,频率,有意的深呼吸。
盯住呼吸出问题的人不在少数,有些弄的自己都不会呼吸了。心烦意乱的,坐上感觉身体有强烈的被击打的感觉的。生活中注意力无法从呼吸移开导致做不了事的。控制呼吸的也有同样的问题,问题只会更严重。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不了解原理导致的。
我们静坐的目的是让自己静下来。但实际自己在静坐时,一直在围绕念头打转,不停的消灭念头。太忙了,是自己主动在忙,怎么静得下来,有一个有求的心(求静,想干掉念头,这两个是一对,一个目的,一个行为)。静洽洽是放下所求才能达到的。自己背道而驰入不了静就理所当然。
除了放下这个有求的心,还需要修正一个观念,念头是自然出现的,是不可控的,这是一个不太容易被接受的观念,但它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认为大脑是自己,各种想法,念头就是自己。突然几乎全盘否定了跟随自己大半生的观念,的确有点想不通。
同修们可以回忆一下,在坐上自己是不是观着观着就走神了,就有念头出来了。虽然自己的本意并不想有念头。但是它还是出现了(什么时候出现不可控)。另外,我们更无法控制念头的内容,比如告诉自己,下一分钟,脑子里出来一个什么想法。一分钟后,这个想法一定不会出现。它总是自然的,不知不觉的出现,出现的念头是想什么也是随机的。所以念头也不分好坏正邪,无论什么念头,它都是自然出现的,念头自然出现就是大道自然。
认识到以上两点,放下了追求心,理解了念头的自然出现,再回到静坐中就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念头再出现了,自己知道这是正常的自然的,不再需要去讨厌它和控制它,知道它存在,允许它存在,就不再需要那么忙了,只是纯粹的观察,念头很快就消失了,一会之后会再起念头。同样的处理方式,知道和允许。这样我们就处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去观察,谓之观。
呼吸一直都在的,它只是一个静坐的陪伴者(也是很多法门讲的所缘),真正需要观察的是念头,这些自然而然出现的念头,去感受它的自然出现,不评判,不纠正,不压制,通过感受念头的大道自然,慢慢的自己被引导到了大道自然,自然就静了,自然就心平气和了。
现在总结一下,静坐时第一放下对静的追求,第二,知道和允许念头自然出现和消失。这样自己在坐上就再也不会厌烦念头,也不会心着去干掉它。没有了对静的追求,也不急了。只是放松的看着念头起来,消失。也许自己会发现,不知不觉的又在批判念头的好坏或者责备自己怎么这么多念头,注意这个批判和责备也是一个念头。也允许它们的存在,自己只是放松的客观的感受。有了这个完全放松和客观的体验,呼吸才会真的是可以利用的所缘。所以不太建议初学者用呼吸和身体的某个部位或感受做所缘,这样做法身体出问题的人太多了。如果一定要一个所缘,可以用轻音乐,水滴声,虫鸣鸟叫,观想画面等等。这些相对安全一些,等到经历足够多了,眼一闭就可以静下来。不被念头困扰时,可以尝试用呼吸或者身体,不过很大一部分修行人达到这个程度后,基本已经不再需要所缘了,静坐中,生活中都已经随缘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法门会经常提到周天,气,光,脉之类的境界。这些都是境界,心静下来了自然就会有相应的感受。它只是一个自然呈现的结果,不必本未倒置,为了追求某种体验,刻意去选择修法。
如果入静有困难,请参考:初学静坐6----完成入静
关于境界请参考:生活与修行:禅定中的境界,为什么修行人不谈境界,不能执着于境界
(老修行人请允许暂时把上面的理解称之为观和大道自然,必竟初学者需要走完这一步,有了足够的经历才能理解你们所讲的观和大道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2-11-17 07: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缘最好[拜托][拜托][拜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1-17 07: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观呼吸 自然深呼吸就好  是注意力不在集中在杂念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1-17 07: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想腹式呼吸是最好的方法,排杂念的同时又聚集了丹田气。也训练强化了丹田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1-17 07: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把念头定义成了杂念,怕还是落入了好坏区分,最终丹田气还是落上在感受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1-17 07: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练功是心想事成的原理。想着排杂念就永远排不净杂念。想着丹田明亮,入静后就真的开始明亮,又扩散到胸腹及全身。想着天地能量,意念就可以聚集天地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同城医药问答网

GMT+8, 2025-7-8 00:32 , Processed in 0.11244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