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医药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8|回复: 2

肿瘤标志物升高?看PET/CT揪出隐藏“凶手”

[复制链接]

1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2-10-10 13: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常规体检中,常会有一些肿瘤标志物检查。因有些肿瘤在初期是不会表现出临床症,所以这些指标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当发现肿瘤指标升高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进行相关的肿瘤筛查是很有必要的。

【全景案例】
26岁的李女士(化名),因做婚检B超,发现了双侧卵巢多发囊性灶,且肿瘤指标CA199升高,当时为100.5u/ml,李女士未予以重视,半年后,病人妇科复诊,想手术切除卵巢良性病灶,复查CA199,发现肿瘤指标竟升高至1187.6u/ml。李女士不敢耽误,马上来上海做进一步检查,与患者详细沟通后,我们为她做了PET/CT检查。

PET/CT检查影像资料如下











影像表现:双侧卵巢多发囊性病灶,并可见出血样高密度影,部分少许实性成分伴有FDG摄取增高,首先考虑囊腺瘤或伴局灶恶变可能(低度恶性)。
另外,我们还意外发现了患者胰头部稍低密度占位,伴FDG明显摄取增高,考虑到患者CA199明显升高,高度怀疑胰腺肿瘤性病变,并有潜在的恶性征象,病灶未对周围有侵犯表现,可能恶性程度不高。
随后,病人进行了手术,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卵巢浆粘液性囊腺瘤;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均属于低度恶性肿瘤。
我们同情李女士的同时,又不禁为她感到庆幸,幸好她进一步做了PET/CT检查,及时发现了胰腺肿瘤,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目前,患者已进行手术,恢复状况良好,在定期复查中。
卵巢囊腺瘤

卵巢囊腺瘤( ovarian cystadenoma)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卵巢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病理类型包括浆液性、粘液性和混合性,根据其生物学行为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以良性浆液性囊腺瘤最为多见[1]。
卵巢囊腺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是多以 20 ~ 50 岁常见,其发生率在所有妇科疾病中占比达到了 4% ~ 24% [2],卵巢囊腺癌多由卵巢囊腺瘤恶变而来。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 of the Pancreas,SPN) 是一种罕见的胰腺外分泌肿瘤,最早由Frantz于1959年首次描述,国内外学者曾先后使用胰腺实-囊性肿瘤、胰腺实质性囊性肿瘤、胰腺乳头状囊性肿瘤、胰腺乳头状实状上皮肿瘤等称呼过本病。
1996年WHO正式将其命名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本病临床上发病率低且术前诊断困难,其发病率占胰腺肿瘤的 1%~3%【3】。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为低度恶性肿瘤。

PET/CT在本案例中的应用优势

1、PET/CT显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显示解剖结构,反应肿瘤细胞代谢变化,能够准确定位肿瘤,寻找隐匿病灶,发现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在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良恶性鉴别、术前分期以及肿瘤复发监测、评估治疗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本例中PET/CT发现了患者此前检查中发现的卵巢多发囊性病灶,结合病灶实性成分以及FDG摄取增高,考虑囊腺瘤或伴局灶恶变可能(低度恶性)。
而胰腺肿瘤早期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容易漏诊,PET/CT检查发现了胰头部低密度影,FDG明显摄取增高,“揪出”了这个隐藏在深腹部的病灶。

本例中肿瘤标志物CA199升高的提示作用

在胰腺癌、胆囊癌、结肠癌、肺癌和胃癌中,肿瘤标志物CA199会有升高表现,CA199对胰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在胰腺炎、胆囊炎等良性病变中,CA199也可以有升高现象。患者此前的检查中CA199大幅度升高,对胰腺病变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

张教授提醒

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并不代表就一定得了肿瘤或癌症,有些身体炎症或良性病变、生理变化也会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过肿瘤标志物仍是发现无症状肿瘤的良好指标,有重要的提示和参考价值,当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时,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进行相关的肿瘤筛查,排除隐患,让自己早日安心,如不幸发现疾病,早诊断早治疗,也可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案例提供:上海全景虹口中心张文瑞医生

参考文献:
[1] Tomao F, Papa A, Strudel M, et al. Investigating molecular profiles of ovarian cancer: an update on cancer stem cells [ J]. J Cancer, 2014, 5(5): 301-310.
[2] Yu Y, Zhang X, Hong S, et al.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induces 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production through receptors transactivation and 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 in ovarian cancer cells[J]. J Ovarian Res, 2014, 7:39.
[3] 井方方.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治疗分析[D].青海大学,2014.

说明:文中案例归全景所有,盗用必究!未经作者及相关权利人许可,不得商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5-4-27 00: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嘘,低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5-6-27 14: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LZ是天才,坚定完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同城医药问答网

GMT+8, 2025-7-8 07:01 , Processed in 0.11034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