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压力和突发应激事件的增加,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呈现出逐渐增高的趋势。尽管神经炎症在抑郁症及其他精神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已逐渐引起关注,但目前抗炎药物尚未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小檗碱是常用中药毛茛科植物黄连的主要生物碱和药效成分,也存在于多种植物中,是一种药源广泛的天然化合物。以往小檗碱主要被用以治疗菌痢等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学的研究深入和临床观察,发现其可能具有作为抗抑郁药物的应用前景。
2023年3月2日,香港大学医学院中医药学院张樟进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王振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上发表了题为“Berberine ameliorates depression-like behaviors in mice via inhibiting NLRP3 inflammasom-mediated neuroinflammtion and preventing neuroplasticity disruption”的文章,阐述了小檗碱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介导的大脑前额叶神经炎症和树突棘重构,从而发挥抗抑郁效应。
皮质酮抑郁模型(corticosterone,CORT)是基于应激理论而形成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模型。通过皮下注射或添加至饮用水等方式,增加动物体内的皮质酮水平,模拟抑郁症患者的神经生物学变化,用于抑郁症神经生化机制的研究。既往研究显示先天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失调都可发生在抑郁症进程之中,并影响抑郁症的治疗和预后,包括对抗抑郁药物的反应。炎症可能是一种关键的疾病调节剂,促进患者对抑郁症的易感性。控制炎症可能提供整体治疗益处,无论它是继发于哪种发病因素,探讨新的途径来靶向炎症以获得抗抑郁作用。在炎症的发生机制中,炎症小体(inflammasome)自从2002年被Jürg Tschopp课题组发现以来就一直是免疫和炎症疾病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其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由Nod 样受体(NLR)家族成员与PYHIN(pyrin and HIN domain)家族成员组成的胞浆多蛋白复合物,其功能是激活半胱天冬酶1(Caspase-1),进而引起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 的成熟和分泌。NLRP3 炎症小体是由NLRP3、接头蛋白ASC 和效应蛋白Caspase-1 组成的大分子多蛋白复合体。和其他炎症小体不同的是,NLRP3炎症小体能被多种刺激物活化,它能够对来源丰富并且在结构和化学性质上没有关联的多种激动剂做出反应包括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或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激活,因此它的功能范围也是所有炎症小体中最为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