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医药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6|回复: 1

比肿瘤复发更可怕!超50%患者死于二次原发肿瘤!六大 ...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1-7 22: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在面临癌症这个难题的时候,通常都谈癌色变,癌症患者尤其害怕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其实还有一个更危险的问题摆在众多癌症患者面前,患癌一次后,由于没有及时对人体内的细胞微环境进行复原,导致再一次受损,那么就容易罹患二次原发肿瘤。例如,一名患儿,颈部淋巴结肿大,被发现是淋巴瘤,后来又发现膈下肿,按照常规思维,通常会认为是肿瘤的转移,最后经检查后发现这是另一种胰腺原发的肿瘤,属于二次原发性肿瘤。又如家住临沂市的李阿姨在前几年患上了乳腺癌,手术后一直康复效果不错,也没有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年初的时候突然咯血,被诊断为肺癌。当多种癌症并发在一个人身上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二次原发肿瘤”。

与复发转移同样危险,超50%患者死于二次原发肿瘤!

二次原发肿瘤和肿瘤复发是两个截然不同搞得概念。复发是被控制住的癌症重新在原发器官上出现,或者癌症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血管、体腔,迁移到他处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癌属于同类型。而二次原发肿瘤在得过一次肿瘤后,又得了一次“全新”的肿瘤,与第一次肿瘤没有直接关系,可以与第一次患癌同部位,也可以是其他部位。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统计癌症幸存者中约1/5~1/6将再次罹患癌症。过去20年中,美国有超过8%的成年肿瘤患者患有二次原发肿瘤。排第一位的二次原发肿瘤为肺癌(18%),其次是结直肠癌(12%)、前列腺癌(9%)、膀胱癌(8%)。二次肿瘤的致死率也很高,超过半数(55%)的患者死于二次原发肿瘤,而死于首发肿瘤的患者仅占13%。

对付复发、预防二次原发肿瘤,六大对策助力长生存

导致二次原发肿瘤的原因很多,分为遗传、生活方式和环境、情绪压力、治疗方式等。对于康复期处于复发转移高危期的患者,应围绕免疫功能的主线去避免各种各样的问题,预防癌症的复发。今天,无癌家园小编就给各位癌友们“献计”六大抗癌对策,助力大家实现延长生存期、甚至临床治愈的终极目标!
治疗方式选择很重要!质子治疗可降低9大癌症二次患癌风险!

第一次癌症时患者接受的治疗也可能是诱发二次肿瘤的一个潜在因素。很多抗癌药物,本身就会致癌。但其实现在大家使用的化疗方案里的剂量基本都是经过临床多次评估,现实世界反复验证的安全剂量,所以也不用过分忧虑化疗药物的致癌性。另外,放疗也有引起二次原发肿瘤的可能。放疗有造成染色体畸变,如重复、互换、倒位、易位等的风险。这些损伤在未来的数年到数十年间可能会再次诱发肿瘤。
2020年5月19日,美国斯坦福的研究人员发表在肿瘤领域享有盛誉的国际顶级期刊《Cancer》上的一项纳入了45万名各类肿瘤综合研究中,发现与传统的放疗相比,质子治疗竟然可以将罹患二次肿瘤的风险降低3倍以上!这项重磅研究的结果非常振奋人心。



这项研究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医生Michael Xian博士的研究小组进行的,使用美国最全面的癌症登记系统国家癌症数据库(NDCB),纳入从2004年至2015年首次诊断出癌症并接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或质子治疗的成人和儿童肿瘤患者,通过对年龄,随访时间,放疗(RT)剂量等综合因素,对三种放疗技术对罹患第二种癌症的风险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
这项研究之所以重磅,首先是因为研究囊括了超过45万名(450,373)各个年龄段的患有各种癌症的患者,包括

  • 前列腺
  • 头颈
  • 乳房
  • 胃肠道
  • 妇科
  • 淋巴瘤
  • 肺(非小细胞)
  • 骨/软组织
  • 脑/中枢神经系统
其次,这项研究纳入研究的患者在2004年至2015年之间接受了调强放射治疗(IMRT 33.5%),3D立体适形放射治疗(3DCRT 65.2%)或质子治疗(1.3%),平均随访的时间长达5.1年。
临床数据显示与质子治疗相比,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治疗后再次患癌的发病率分别高出 3.5倍和3.6倍!由此可见,质子治疗二次患癌的总风险降低了2/3(69%)以上。对于最常用放射治疗几类癌症,质子治疗都可以降低二次患癌的几率,包括:
前列腺癌患者减少82%头颈癌患者减少58%至少随访五年的乳腺癌患者减少38%在所有癌症患者中减少69%


这些研究表明,质子治疗在降低继发性癌症的风险方面具有非凡的优势!
1.质子比X射线更好地集中了放射线传输;
2.用X射线治疗的患者体内吸收的辐射量是用质子治疗的患者的2~3倍;
3.X射线产生的过多辐射会严重损害健康细胞并使之变异,从而导致严重的毒性反应,包括引发新的癌症。
若有意向采用质子治疗的患者可通过无癌家园医学部四零零六二六九九一六提交病理报告、治疗经历及住院小结等资料初步评估是否可以采用此疗法。

免疫治疗能够预防癌症复发,细胞疗法助力重建免疫系统

不同于手术(切除病灶)、化疗(对微转移有效)、放疗(局部有效改善)不同的是,免疫治疗被称为癌症的“第四种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疗法,它针对的不是癌细胞和肿瘤组织,而是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通过增强、激活癌症患者免疫系统,依靠自身免疫机能杀灭癌细胞和癌组织。因此理论上对所有癌症类型都有临床效果。
目前临床研究也证实,癌症治疗一半靠药力,一半靠自身免疫力。若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药物再好也无法发挥疗效;反之,免疫正常就易于治病。
此外,肿瘤放化疗期间通过免疫疗法调节免疫系统恢复平衡,激活、修复受损的免疫细胞,促进分泌免疫因子,重塑免疫防线,恢复免疫监视功能,能够有效遏制肿瘤细胞的增生,也可有效抵御各种毒副作用。这也是为何有些癌症分期较晚的患者在手术后采用辅助化疗配合细胞免疫治疗,不仅能杀灭潜伏在身体内残余的癌细胞,还能起到防止复发及转移的目的。
相关文章:向最难治三大癌王发起猛攻,T细胞疗法各显神通,胰腺癌、肝癌、胃癌终于有救了!
免疫王炸组合!细胞疗法助力PD-1强强联手,召集免疫军团,抗癌效果翻倍!

个性化新抗原疫苗


就在近期,我国的医学研究团队在《Molecular Cancer》杂志上针对其研发的新抗原疫苗能否预防肝癌伴血管浸润患者术后复发,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进行了临床报道。
在此次试验中,研究团队发现,个性化新抗原疫苗是一种安全、可行、高效的抗肝癌术后复发的策略,进展可以通过ctDNA中相应的新抗原突变敏感监测,从而为肝细胞癌个体化用药提供可靠信息。

经MRI/CT影像学结果分析,10例肝细胞癌患者中有8例发生了术后复发,根治性术后中位无复发生存期(RFS)为8.3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 入组患者接受首次新抗原疫苗接种后的中位RFS为7.4个月。
最后对比接种完全新抗原后产生免疫反应的患者(如N09、N22和N27三位患者),其无复发生存期为19.3个月,显著延长!对照组和只接种了启动阶段疫苗或对抗原疫苗没反应的患者,其无复发生存期仅为4.8个月、6.7个月。

有研究证实,多肽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mRNA疫苗等个性化疫苗的尝试,已经在恶性黑色素瘤、肺癌、脑胶质瘤等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见下图)。



代表性的新抗原肿瘤疫苗临床研究

若想咨询肿瘤新抗原疫苗的最新进展了解治疗事宜,癌友们可将病理报告及治疗经历、出院小结等资料提交至无癌家园医学部,详细评估病情。

树突状细胞疫苗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所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刺激初始T细胞进行增殖。因此,树突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树突状细胞在体内充分激活T细胞,促进T细胞对肿瘤的清除,树突细胞还能促进T细胞富集,增强对T细胞激活。
树突状细胞疫苗已经被国际医学抗肿瘤领域广泛认可,并已经应用于多种癌症的临床治疗中,这是癌症患者治疗的新希望。此外,德国、日本也有树突状细胞疫苗用于临床辅助治疗多种癌症,如肺癌、肝癌、肾癌、乳腺癌、皮肤癌等。

CTL(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疗法

对于广大的无法手术的晚期癌症患者,什么细胞疗法可以作为辅助治疗呢?

近年来,针对这部分患者,研究者们一直在研发新的免疫治疗方案,其中就有CTL(cytotoxic T lymphocytes)技术,即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该技术主要是利用癌细胞特有的、正常细胞上没有或者含量很低的蛋白质做诱饵,把外周血中那“万里挑一”的真正能抗癌的淋巴细胞,挑选出来,然后在体外进一步改良和扩增,然后回输给患者。

MTCA-CTL免疫疗法是国内推出的新一代生物免疫治疗模式。在保证非MHC限制性杀伤性NK-T细胞扩增的同时,定向扩增MHC限制性的CD8+特异性CTL细胞,使其在细胞产品中的比率可达到60%~70%。这种杀伤细胞的共同作用,使杀伤肿瘤细胞的效率更高。



主要适用于实体肿瘤头颈部肿瘤、食道癌、肺癌、胃癌、乳腺癌、肝癌、膜腺癌、结亘肠癌、卵巢癌、子宫癌、彗癌、前列腺癌、恶性黑色素瘤、肉瘤、部分恶性淋巴瘤。

复合免疫细胞

此项技术同时将γδT细胞、NK细胞、NKT细胞、杀伤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等6种细胞进行活性化,把1000万到2000万个的细胞增殖到20~50亿个,然后将其注入患者体内。将如此重要的免疫细胞同时进行培养,与单独治疗相比大大的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除部分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外,可用于多数癌症的治疗,在难以医治的癌症类型及中晚期癌症中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复合免疫细胞对于提高免疫力、强身健体也起到很大的帮助。

CIK疗法


CIK细胞,即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CIK增殖能力强,细胞毒作用强,具有一定的免疫特性。由于该细胞同时表达CD3和CD56两种膜蛋白分子,故又称为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样T淋巴细胞,兼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杀瘤优点。


如果说NK细胞是守护人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那么CIK细胞无疑就是杀伤肿瘤细胞的“精确导弹”。尤其对手术后或放化疗后患者效果显著,能消除残留微小的转移病灶,防止癌细胞扩散和复发,提高机体免疫力,因此,CIK 细胞被认为是新一代的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关文章:是时候改变老观念了!根除癌症不如“带瘤生存”,细胞免疫联合疗法围殴肿瘤正当时!

目前CIK细胞疗法在鼻咽癌、肝癌、卵巢癌、结肠癌、乳腺癌、肾癌及多种实体瘤中均有显著疗效。

被忽略的抗癌“良药”——营养支持!
长久以来,不管是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等何种癌症的治疗方式,大都是着眼于对癌细胞的杀伤层面。肿瘤患者常常忽略一个重要的问题,人体自身也是抵抗癌症的第一道“前沿阵地”,忽略了身体状态,一昧追求对癌细胞赶尽杀绝,在帮助患者实现长期生存的过程中反而有些本末倒置。而保证患者身体状态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做到最佳的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治疗是肿瘤患者接受一切治疗的基础,更关乎到是否能够进行评估临床试验。小编曾遇到过很多身体机能,营养状况紧靠营养液维持生命的患者被临床试验拒之门外。其中问题最严峻的当属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问题。据临床研究发现,我国67%的住院肿瘤患者中、重度营养不良,有71%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支持。因此,营养问题应该引起癌症患者本人、家庭及临床医生的额外重视,甚至等同于治疗的重要性,有些晚期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改善自身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能够增强自身对抗癌症的能力,从而达到延长无进展生存期的目的!
为了帮助癌症患者更全面地了解营养与肿瘤的关系,找到更好的补充营养的方法,无癌家园医学部联合国内权威的肿瘤营养专家不定期为肿瘤患者会诊,制定营养治疗方法。
相关文章:专家终于说出真相!如何增强免疫力持久抗癌?不让免疫失调拖累癌症患者!爆红肿瘤界的胸腺肽,肺癌患者有必要使用吗?看完全文你就懂了!
另外,人患了癌症后,在接受适当的治疗时,如果患者本身免疫力比较强,那么治疗效果也会比免疫力弱的人更好一些。而且,在患癌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因为要修复正常的细胞,让身体发挥免疫作用,除了需要攻击癌细胞外,还需要保护、修复身体机能。因此,简单来说,免疫力和癌细胞的关系就像是弹簧,你强我就弱,我强你就弱。

那么,如何快捷方便地修复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力辅助后续治疗?
口服胸腺蛋白肽粉不失为一个明智之选,内含胸腺蛋白肽,大豆肽粉,可增加免疫细胞储备,激活免疫系统。
随时补充免疫力,能够为后续的癌症治疗奠定基础,抗癌是场持久战,坚持就能赢!

当遇到治疗瓶颈时,积极寻求第二诊疗意见

许多癌症患者在选择医生或治疗方案时采取的另一个步骤是,从该领域的另一位专家那里获得第二意见。在任何复杂的医学领域,第二意见都是一种常见的做法,而且有多种治疗方案。获得第二意见可以让你对癌症的治疗方案更加了解,也可以提供一种安慰。如果两位治疗你所患癌症类型的专家在治疗方案上达成一致,可能会帮助你对自己的治疗选择感到更放心。而如果专家的意见不一致,则可能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打开了另一扇大门。
相关文章:手术做一半没找到肿瘤,白挨一刀!第二诊疗意见对肿瘤患者有多重要!

71岁晚期肺癌已扩散到肾,情况不妙,国际专家第二诊疗意见拯救她的生命!


癌症复发怎么办?尝试参加临床试验,积极寻求新方案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癌友们一听到临床试验,第一反应就是“你让我参加临床试验,岂不是拿我当小白鼠?”“我做了临床试验,万一被分到安慰剂组,是不是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其实并非如此!由于我国临床试验起步晚,很多人对临床试验中的试药抱有偏见和不理解。其实在欧美国家很多患者会主动咨询医生是否有适合自己的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是一种旨在评估潜在的新治疗方案的研究。临床试验测试新的或改良的癌症药物、新的药物剂量、独特的手术或放射治疗方法以及各种治疗组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临床试验适用于大多数类型和阶段的癌症,对于目前标准疗法效果不佳的癌症来说,临床试验尤为重要。参加临床试验的潜在好处包括:密切监测,有可能尽早获得有前途的治疗方法,并知道自己正在为癌症治疗的进步做出贡献。但缺点是,新的治疗方法有可能不尽如人意,或被发现有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如果您正在考虑参加临床试验,您的治疗团队可能会帮助您权衡风险和益处。
相关文章:该打破偏见了!参加临床试验≠当小白鼠!肿瘤患者应该知道的全在这儿!
强势登陆中国,2022年7款抗癌新药新疗法来袭!细胞疗法发展迅猛,瞄准多样癌种!

保持和改善患者的体力状态须重视,睡眠、运动要兼顾

所有患者在化疗中都会遇到的重要问题,如何保持和改善患者的体力状态,这个问题往往被患者及其家属忽视。尤其是肿瘤患者经常会出现明显的体力下降,感到疲乏和虚弱,而不被大家重视,认为“养着”就行,这种想法万万要不得。

衡量体力状态评分常用的有两种,ECOG评分和KPS评分。通常会采用ECOG评分来作为后续病情复发想要参加临床试验的招募条件之一。招募的患者ECOG评分多要求在0~1分。



良好的体力状态对于治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1. 可以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和影响疗效。2. 体力状态越差的患者往往合并免疫功能下降,肿瘤的复发转移率也很可能提高。因此,患者和家属要有注重保持和改善体力状态的意识,应当从诊断肿瘤的第一天就开始,对抗恶性肿瘤就像是一场战斗,保持良好的体力状态是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保持和改善体力状态,减少疲乏和虚弱?这需要一个系统、全面的应对措施,需要患者本人、家属及主治医生的共同努力,涉及的方面也较多。
主要分为营养支持、处理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改善睡眠、纠正贫血、运动锻炼、预防感染、心理疏导、针对癌痛的处理等内容,小编将会在后续的科普中详细给各位癌友们进行讲解,有什么疑问或对于如何改善个人身体状况不知如何进行的患者可以咨询无癌家园医学部,会帮助制定增强免疫力、恢复体力的应对方案。
癌症复发转移不可怕,应主动出击,规避风险

平时,癌友们要警惕身体症状,及时就医。康复期的患者,经常查看淋巴结,比如颈部、下颌等能够触及的体表淋巴结。若摸到局部重大或肿块,要注意观察按压时是否疼痛。除肿瘤阻塞症状外,还应留意其他器官上新发的肿瘤,这些新发的肿瘤会伴随压迫的症状。骨转移的患者可能会感受到剧烈的骨痛,有些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发生骨折。脑转移最常见的表现为头痛、持续发热、视力障碍、精神障碍,有时肿瘤扩大可能转移到一些特殊部位,压迫神经,出现频发无法缓解的干咳,或明显的疼痛。
癌症治疗完成后的一年内,是复发和转移的高发期。复发和转移最重要的判断标准是结合肿瘤标志物的变化,以及医学影像学报告。患者及家属一定要谨慎对待,调整身体状态,增强身体免疫力,积极预防是关键。特别是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骤降,或持续低烧,应及时去医院复查。
即使癌细胞转移,也不一定意味着死刑,仍有部分患者能够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甚至达到临床治愈。癌症的复发转移并不代表穷途末路,随着医学的进步,即使是极晚期的患者也有治愈的希望,面对“转移灶”,癌友们更应该正视困难,主动出击,尽早规避危险因素,将转移的可能性降低,这样才能达到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本文为无癌家园原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5-5-1 09: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介是神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同城医药问答网

GMT+8, 2025-7-8 04:55 , Processed in 0.08626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